
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理论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世界上有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所有事物的源头。但是每位哲学家又有不同的观点。
帕梅尼德斯
帕梅尼德斯是一个非常善于理性思考的人,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从来就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可是,我们的感官明明感受到了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在变化,那怎么解释呢。很简单,我们的感官是错的,非常不可靠。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里特认为我们看见的、听见的等这一切感官都是可靠的。既然这是可靠的,那么我们所感受的一切自然也就是对的。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一切的事物都是在发生着改变,每一个事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名言——人不会跨过同一条河流两次。因为当我们第二次跨过这条河的时候,不管自己还是那条河,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简单总结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帕梅尼德斯的观点是,世界从来没有变,我们的眼睛不可靠。赫拉克里特的观点是,世界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眼睛很可靠。这样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当然会产生激烈的碰撞,说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最后谁赢了。答案非常有趣,谁也没能完胜对手,另一位哲学家调和了这两派的观点。这样彻底对立的观点居然能被调和?是的, 这位睿智的哲学家不但调和了它们,而且最终产生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医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位医学史上的重量级哲学家。
四种元素理论
恩培多克勒在思考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利特之间矛盾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你们两位不是观点冲突不可调和么,那么你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性呢?有的,这两位的思想乍一看针锋相对,但其实依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为世界是由一种元素所构成,这个思想是当时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赞成的理念。从这里入手,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那里等着恩培多克勒的到来。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想法,世界不是一种元素构成的,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这四种元素组合而形成的,因为元素的数量和比例不同,就组合出了各种不同的物质。比如骨骼,就是由火、水、土这三种元素按照固定的4∶2∶2的比例构成的。
有了这四种元素的理论,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利特的争论也就有了很好的解释。世界到底变没变呢?这四种元素是不变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万事万物在改变呢?因为这四种元素的组合形式发生了改变。
四体液理论
希波克拉底是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所建立的体系正是承袭了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理论而形成的,被称作四体液理论。
四体液理论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四种液体,当它们平衡的存在于人体的时候,人就是健康的,如果它们失衡了,那人就得病了。医生治疗疾病的理念就是,用各种方法让人体内的体液再次均衡,体液平衡了,病就治好了。
四体液理论的意义
四种体液对应了身体的不同部位。黏液对应的是脑子,血液对应的是心脏,黑胆汁对应的是脾胃,黄胆汁对应的是肝脏。肚子疼是脾胃的问题,所以是黑胆汁出了问题,又因为黑胆汁的性质是干、冷,所以病人的寒战就说明他体内有了过多的黑胆汁。既然这样,那就得用湿、热的东西去对抗它,所以这位病人很可能会得到喝热水以及洗热水澡的治疗方法来帮助他恢复体液平衡。
声明:本文系约健康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