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线卷和牙线棒,有啥不一样?

牙线清洁牙齿邻面的原理
正常情况下,牙齿和牙齿之间的缝隙非常狭窄。窄到什么程度呢?一般的肉眼凡胎是看不见的。牙刷的刷毛自然插不进去,更谈不上清洁了。所幸,后来人们又发明了一样护齿神器——牙线,专门用来清洁牙缝之间的脏东西。但因为被清洁的区域空间有限,牙线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像牙刷那样,大刀阔斧地开展清扫工作,而只能选择“刮”的动作。
具体的操作要点是,当牙线进入“龈外展隙”并达到齿龈交界处后,应尽可能绷紧牙线,使之紧贴牙齿邻面,再向外拉动牙线。绷紧牙线并保持其紧贴牙面的意义在于,可以使牙线在牙齿表面产生适当的压力,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μN,中学物理知识,大家应该有印象吧),从而发挥“刮”的作用。无论牙线卷还是牙线棒,都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既然牙线卷和牙线棒工作原理一致,那就应该没有区别了吧?非也!两者在清洁效能、技术要求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
牙线卷和牙线棒清洁效能不同
如前所述,牙线与牙齿邻面的贴合度越好,就越容易发挥“刮”的作用,清洁效能自然也就越高。而在刮除邻面脏东西的过程中,牙线卷中的牙线和牙线棒中的牙线,呈现出的是不同的牙面贴合度。
牙线卷活动度及贴合度较好
牙线卷中的一段牙线的两端最终是被固定在手指上的,可以随着手指的运动而改变位置。手指可分别置于牙列的唇(或颊)侧和舌(腭)侧,因而不会因邻牙的存在而产生手指运动障碍。
同时在清洁牙齿邻面的时候,操作者可通过改变双手和手指的位置来调整以牙线转折处为界的两段线段所形成的角度,从而使牙线尽可能呈C形环抱牙齿邻面,故与牙面贴合度较好。
牙线棒活动度及贴合度较差
牙线的两端是被固定在弓形的牙线架上的,弓的大小是固定的,因而牙线两端的位置不可改变。加之牙线形态呈直线,且弹力有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呈C形环抱牙齿邻面,故与牙面贴合度较差。
鉴于上述原因,牙线卷中的牙线可以做较大范围的邻面清洁,而牙线棒中的牙线清洁范围则相对较小,这是前者的清洁效能优于后者原因。
牙线卷和牙线棒的技术要求不同
尽管牙线卷的牙线清洁效能较高,但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也较高。使用牙线棒时,因为有手柄可以持握,同时又有牙线架支持牙线,只要调整牙线的方向适合于牙间隙的方向即可顺利完成刮的动作;而使用牙线卷时,牙线的固定、绷紧以及方向调整等动作要完全依靠手指的灵活性完成,需要反复练习。
故对于初学者或者用牙线为他人做清洁(比如妈妈给宝宝清洁)的情况而言,可能牙线棒使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牙线卷和牙线棒有啥不一样?其实工作原理都一样!牙线卷和牙线棒没啥不一样?清洁效能、技术要求真地不一样!不过,只要掌握了牙线的正确用法,不论用哪一种,都比不用要好!
声明:本文系约健康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