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酸换肤可以美白嫩肤,人人都可尝试吗?

传说果酸能祛痘换肤,真有这么神奇吗?
果酸是从水果、酸乳酪中提取的一系列α羟基羧酸,是一个大家族,由于主要来源于水果,故又称“果酸”。其中分子量最小、穿透力最强的乙醇酸,被广泛用于临床化学剥脱术。
化学剥脱术的本质,是人为控制的化学烧伤,而果酸换肤是化学剥脱术的一种。这乍一听好像很恐怖,然而人类为了爱美,是什么恐怖的事都敢尝试的。远在1903年,皮肤病学家George Mackee 首次应用苯酚外涂治疗痤疮瘢痕,并获得一定疗效。在此之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接受苯酚化学剥脱治疗。但实际上,当时对于什么人适合做化学剥脱,什么人不能做,用多大浓度做最好,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完全看医生心情。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有了相应的研究来将其规范。
较之不良反应一大堆的苯酚,果酸要温和得多,且进入临床不过短短十数年时间,适应证、禁忌证、浓度、外涂时长、治疗间隔时长,都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标准。
适宜进行果酸换肤的有:
毛孔粗大
痤疮、痘疤等浅表性瘢痕
皮肤老化
黄褐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
毛周角化病、皮肤淀粉样变病等
不宜进行果酸换肤的有:
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处于敏感状态
局部有单纯疱疹、脓疱疮等感染性疾病
近3个月接受过放疗、冷冻及皮肤磨削术者
日晒伤、光防护不够及不配合治疗者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果酸过敏
果酸化学剥脱术常用浓度为20%、35%、50%、70%,低浓度只到达表皮和真皮浅层,浓度越高,穿透力越强。一般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
由专人洁面后快速涂抹果酸液,一定时间后,用10%碳酸氢钠液均匀喷洒在面部以中和皮肤表面酸液,直至白色泡沫不再产生。如果时间还没到,但患者自觉局部刺痛明显,也要告知医生,立刻中和。术后随即用喷雾机做冷喷,或用冷水纱布或毛巾对全面部进行冷敷,持续大致10~20 min,镇静舒缓。并使用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面膜,涂搽舒缓保湿医学护肤品及防晒剂,以缓解红斑、肿胀、灼热等不适感。
由于化学剥脱破坏了表皮正常的屏障功能,术后必须坚持进行保湿、防晒的护理。也不可频繁进行化学剥脱,一般以2周一次为宜。因为化学剥脱术毕竟是有风险的。应用不当时,可能出现刺激、红斑、一时性痤疮加重等。
自行购买一些含有果酸的护肤品,日常使用,又如何呢?
其实对于适用人群而言,只要浓度合适,倒也未尝不可。
市面出售的正规化妆品中,果酸浓度不得超过10%,这避免了操作不当引发化学烧伤。低于10%的果酸基本上只能促进表皮最外层——角质层的脱落。对于毛周角化(鸡皮肤)者、痤疮这类原本就存在角化过度的患者而言,日常使用8%~10%的果酸对于使皮肤细嫩是有帮助的,再低也没什么意义了。
但对于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酒糟鼻)、光敏性皮炎,以及敏感皮肤的人群而言,角质层是他们抵御外界的重要防线,反复多次外用哪怕是低浓度果酸,也仍然会使这道防线遭到破坏,从而使原发病的病情恶化。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