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糜烂,真的那么可怕吗?

大多数女性朋友,
听到“糜烂”这两个字,
都会是这样的:
“烂了,怎么会烂了?很严重吧?”
其实,
糜烂只是肉眼看到的宫颈表面局部呈现红色颗粒样的表象:
01
多数糜烂属于这一种,是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
为什么会这样?
如上图所示,宫颈外口和宫颈管的上皮为两种不同类型:外口是鳞状上皮,这种上皮是光滑的粉红色,而颈管上皮是柱状上皮,是不均匀的粉红色,两种上皮交界处,医学上称为“鳞柱交界”。如果雌激素分泌旺盛,鳞柱交界就会外移,也就是柱状上皮就往外了,子宫颈局部就会出现不均匀的粉红色,外观就像糜烂一样。
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口服避孕药或者妊娠期,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改变。
2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也会让宫颈呈现糜烂样改变。
所以,不要轻易“冤枉好人”。
那么,如何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就是需要做宫颈刮片(TCT,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年龄超过3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同时行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查。
大多数的糜烂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的,有些会有以下症状:
如果宫颈刮片检查确定没有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又没有任何不适,不需要治疗;
如果宫颈刮片检查确定没有宫颈癌前病变和癌,但有分泌物增多、乳头样增生或者接触性出血等症状者,可以治疗;
如果宫颈刮片检查确定是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必须治疗。
首选局部物理治疗:激光、冷冻、微波等,药物治疗多数无效,只能作为物理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