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学急救 孩子更安全】——被家长忽视的安全座椅

在我国,每年死于伤害的1~17岁儿童青少年大约有8万人。伤害主要包括:溺水、交通事故、跌落、中毒、烧烫伤。其中交通事故排在溺水之后的第二位。每年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每天约50人死于车祸,3/4的孩子是在道路上受伤。
交通事故伤的特点
车祸发生时不是单一的碰撞,而是一系列撞击:
汽车与障碍物的碰撞,人体与汽车内部碰撞,此时创伤开始。可造成肌肉挫伤、裂伤,肋骨与大腿骨、小腿骨骨折。
人体内脏与突然停下来的人体外部框架相撞,致命伤往往在此时的撞击中发生。此时心脏会撞击胸部内侧;大脑向前冲,撞到颅骨……时间短、死亡率高。
事件回顾
放假第一天,一家人打算开车出去兜风,妈妈抱着3岁的儿子坐在副驾驶上,没有系安全带。突然一个小伙子骑车横穿马路,老公一脚急刹车,避免了一场伤人事件。
车停的那一刹那,副驾驶的气囊“砰”的一声弹出来,打在妈妈和儿子的身上,妈妈右脸多处骨折,右眼受伤,3岁的儿子被炸开的气囊盖碎片割伤颈动脉,鲜血直流,当场死亡。
遭遇这种意外妈妈第一时间怎么办?
1.如果妈妈没有受伤:
①立即检查孩子什么地方受伤,对症处理。
②有出血的可以进行止血,有皮肤破损的可以进行包扎止血。怀疑骨折的,将骨折部位按受伤时的状态固定,不要试图进行骨折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③严重的损伤或者自己无法处理的损伤,尽快呼叫急救中心,送医院诊治。
2.如果妈妈受伤了的话:
①轻者,处理好自己的伤口,马上给孩子处理。
②重者,自身难保什么也做不了。如果还能拨打电话,尽快求援。

此时妈妈不应该做什么?
随意搬动孩子,以免造成更大损伤.
怎样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实验证明:若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时速行驶时突然受撞,车在0.2秒内停住。安全气囊瞬间会以300千米/小时的速度弹出,其撞击力约180公斤。如果击中人体最脆弱部位,如头、颈、胸部等部位,会造成严重损伤。
很多人认为,坐车的时候我抱着孩子是很安全的,即便发生意外我也可以抱紧,小孩才几公斤,应该没问题。其实不然,有测试显示,当汽车以五六十公里的时速紧急刹车时,要想抱住一个3岁大、体重为12公斤的孩子需要约150公斤的力量,这么重的力量,妈妈根本无法控制。人的本能会将双手向前撑住试图固定自己,此时双手是松开的,又怎么能保护孩子呢?
因此需要注意:
1. 家长要增加风险意识,了解车祸的危险性,避免收到伤害。
2.很多国家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强制执行禁止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出于安全考虑,妈妈必须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要抱着幼儿坐在副驾驶。
3.12岁以下的孩子,应坐在后排座,并且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要选择高质量经“3C”认证的,根据不同年龄(月龄)配置不同规格的安全座椅,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安装。

婴儿应使用专用的提篮式安全座椅,且必须放在后座上反向安装,按要求设置倾斜角度,保证孩子头部不往下坠。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使得婴儿有效降低70%以上伤亡率, 4到7岁的儿童可降低到59%以上的死亡率,有效地预防伤亡。
【马奶奶叮嘱】
交通事故来太快,措手不及致伤害。
安全座椅勒紧带,确保儿童少伤害。
上车必须固定好,不怕车晃和摇摆。
开开心心去旅游,安安全全回家来。
文/马桂林 图/张恒君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