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易胖体质」吗?和你认为的多半不一样

#营养指南,营养搭配   谷传玲
你确定自己是易胖体质?  

经常有减肥的朋友说,自己是「易胖体质」,喝口凉水都胖,特别羡慕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易瘦体质」。

听到这样的诉苦,我都会先告诉他,喝水可喝不胖哦,因为水的能量是零,喝再多也转化不成脂肪,自然也胖不了人,至于存不存在「易胖体质」和「易瘦体质」,你是哪种?下文细聊。

一、真的存在「易胖体质」吗?

确实存在。

到目前为止,已知跟肥胖相关的基因超过400个,这些基因会通过影响食欲、饱腹感、代谢、体脂分布等方面而让人更容易发胖,在这些基因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叫FTO的基因。

多项研究[1-3]显示,FTO基因变异会让人食欲大增,机制可能是FTO基因变异会导致体内胃饥饿素高于正常水平。

因为正常情况下,餐前胃饥饿素水平升高,餐后则会降低,人也就感觉吃饱不饿了;可是胃饥饿素高于正常水平时,进食后仍容易饥饿,而且还会对高能量的食物强烈感兴趣,所以FTO基因变异的人更容易发胖,也就是所谓的「易胖体质」。

研究者Jane Wardle在BBC的记录片《为什么瘦子吃不胖?》示范了她的实验,实验中老师给吃饱后正在涂鸦的孩子发了巧克力,结果有的孩子继续涂鸦,完全无视巧克力,有的孩子则停下涂鸦一个劲儿吃巧克力,这种行为差异就可能跟FTO基因是否变异有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搜这个视频看看,腾讯视频上就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截图来自腾讯视频《为什么瘦子吃不胖?》

二、「吃很少却还胖」就是「易胖体质」吗?

很多朋友都觉得自己是「易胖体质」,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

大家这样觉得的理由往往是:身边的谁谁怎么吃都不胖,自己吃的很少却还是胖。

先来看看《BBC:为什么瘦子吃不胖?》这部记录片做的实验。

节目组找了10个声称「吃不胖」的人,每天让他们吃下5000千卡的食物,但却每天最多走5000步,四周以后这10个人统统都胖了。

截图中的翻译有错,是千卡


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从能量的角度来讲,并不存在怎么吃都不胖的人,只要是摄入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就会胖,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易瘦体质」,那些声称「吃不胖」的朋友只是跟「易胖体质」的朋友比起来,不那么容易长胖而已。

再说说「觉得自己吃很少却还胖」这个点。

研究[4]显示,人们往往会低估自己摄入的能量,少估50%都很常见。所以你觉得自己吃的少未必真吃的少。我就给很多自称「吃的少」的朋友做过膳食调查和评价,结果发现,他们摄入的能量可真不少。

其中一个朋友她正餐吃的看起来真没我多,不过我们的正餐组成却不同,我的主食基本都会粗细搭配,她只吃精米白面;我每顿饭都吃好多菜,她吃菜却很少;我吃的菜油都很少,她却常吃油腻的外卖。

除了这些不同外,她还很爱吃零食,虽然零食吃的不多,可都是些高能量的零食,比如某品牌小小一盒薯片(104克)的能量就是566千卡,要消耗掉这么多能量可是得慢跑1小时25分钟。

所以很多自称「吃的少」的朋友,可能吃的食物体积小,但是摄入的能量未必少。

就算真摄入的能量少,如果消耗的更少,那也还是瘦不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要保持健康体重可是得每周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运动150分钟以上哦,咋算中等强度?快走、跳舞、游泳、打球才算的上哦。

所以,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减肥难可不是因为「易胖体质」,还是吃的多、动的少罢了。

再说了,任谁减肥也不容易,看看那些明星们为了维持苗条身材有多拼就知道了。

三、到底是不是「易胖体质」?

研究显示,基因对于每个人肥胖的影响大小不同,对某些人的影响可能高达70~80%,对另外一些人的影响却可能只有25%,相对于后者,前者真算是「易胖体质」了。[5]

这要怎么知道?回答几个问题简单估计一下吧。

以下三条如果你至少有2条,就说明基因对你的胖影响可能很大哦。

  • 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都很胖

  • 父母一方或双方、兄弟姐妹也胖

  • 吃的比以前能量低了,运动量也增加了,可瘦的并不明显。(吃的是不是比以前能量低了,运动量到底有没有增加,得好好评估评估哦)

不过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同时符合第1条和第2条,也未必是基因让你更容易胖,因为一代代传承的除了基因还有饮食习惯哦,也就是说家人都比较胖可能并不是肥胖基因太强大,而是家人都吃的不太合理,活动量还少。

反之,如果你有以下三点中的至少2点,则说明基因对你的胖影响较小。

  • 吃多吃少对你的体重影响很明显

  • 你超重不多,通过合理饮食和科学锻炼会瘦

  • 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后瘦了,假期胡吃海喝明显又胖了(每逢佳节胖三斤啊,呜呜)

相信很多人属于后面这种情况吧,那你对能「均衡饮食、科学锻炼、健康享瘦」这事儿可就得充满信心哦。

至于怎么「均衡饮食、科学锻炼、健康享瘦」先回复「不反弹」三个字看历史文章吧。后续我也会继续更新健康减肥的文章哦。

参考文献:

[1] Timothy M,et al. A Common Variant in the FTO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Predisposes to Childhood and Adult Obesity.Science 11 May 2007:

Vol. 316, Issue 5826, pp. 889-894

[2] Jane Wardle,et al.Obesity Associated Genetic Variation in FTO Is Associated with Diminished Satiety.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93, Issue 9, 1 September 2008, Pages 3640–3643, https://doi.org/10.1210/jc.2008-0472

[3]Efthimia Karra,et al. A link between FTO, ghrelin, and impaired brain food-cue responsivity.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Volume 123, Issue 8, August,Pages 3539–3551,https://doi.org/10.1172/JCI44403. 

[4] Dale A. Schoeller.Limitations in the assessment of dietary energy intake by self-report[J]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1995Volume 44, Supplement 2, Pages 18–22

[5]]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why-people-become-overweight

转载:

转载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0 分享 发布于 1年前

相关推荐

硒对人体有什么好处?怎么才能补硒?
#营养指南....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饮食健康,全麦食品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与非全麦食品相比,全麦食品有何营养优势?超市里买的全麦食品都有同样的营养优势吗?消费者该如何辨识品质优良的全麦食品呢?
#饮食保健....
最新最热评论 0
没有数据
只有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专家更多+

黄静宇

黄大头(黄静宇),漫画公众号《头都大》作者。黄大头曾任凤凰卫...

李清晨

李清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胸外科,科学传播团体“科学松鼠会”成...

李舜伟

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

Copyright 2008-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79 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     邮编:100021     电话:(010) 5978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