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正经的大姨妈——月经那些事

文/王玉玲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除了未到青春期的小女孩,其他女性朋友都拥有或者曾经拥有一位可爱又可恨的“大姨妈”。
大姨妈学名叫作月经,正常情况下每21~35天到访一次,每次访问2~8天,平均4~6天,访问期间让女性丢失血量5~80ml(总)。
女性的月经各有不同,总体分为两类:不痛不痒的正经月经和为害一方的痛苦月经。正经月经时间规律,不会引起疼痛,少数人会有腰酸、腹胀等不适,但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不正经的月经可表现为周期缩短或者稀发、闭经,月经期过长或者过短,月经量过多或者过少,出现痛经等。
月经周期改变
当两次月经第一天的时间间隔短于21天,叫作月经过短;长于35天叫作月经周期过长;6个月(含)不来月经叫作闭经。而有些人的月经,完全没有规律,两次月经周期的间隔相差7天,叫作月经不规律。
月经期异常
除了周期的变化,月经期也会有变化。月经期是指月经持续的天数。当月经期少于3天叫作月经期过短,长于7天叫作月经期过长。
经血量异常
如果月经量少于5ml叫作月经过少,多于80ml叫作月经过多。医生通常利用卫生巾的使用情况估算经血量,一片日用卫生巾完全被浸湿血量约20ml,中间部分被浸湿血量约5~7ml。也可以根据卫生巾的使用片数估算月经量,每天约使用3~5片卫生巾,一个月经周期使用12~30片卫生巾为正常。
其他异常情况
有些女性的月经周期、经期、量基本正常,但在两次月经间会有少量的出血,或多或少,持续1~2天。
月经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失血性贫血,长期的贫血,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导致月经量过多,月经期延长的原因有子宫内膜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其中子宫内膜癌是恶性疾病,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尤其伴有子宫内膜增厚、经过药物治疗没有好转的情况,都应该进行诊断性刮宫。
痛经是最为直接的痛苦,引起严重痛经的原因有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为良性疾病,但是疾病反复,最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对有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而言,月经周期长、闭经会影响怀孕,甚至导致不孕。对年轻女性而言,如果长期闭经,可能会缺乏雌激素,身体的反应与更年期绝经类似。而长期月经周期延长、闭经,有部分人会突然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提示可能会发生子宫内膜增生或者恶变。因此对这种月经要高度防范,及时治疗。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要监测排卵、促排卵,完成生育。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保证月经的规律性。
月经过少可能是子宫内膜缺失、卵巢功能下降,或者原因不明。
辟谣
很多女性认为来月经是排毒的过程,月经期短,月经量少,会导致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月经的成分是血和子宫内膜,并不是所谓的毒素。当排卵后没有怀孕,子宫内膜就会混合着血液脱落。月经血也是宝贵的血,只要不过多,对健康没有影响。
有些不正常的月经,查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疾病,也完全没有内分泌的问题,对健康也没有任何影响,这种异常的月经,可以不治疗。比如:排卵期出血和子宫切口憩室引起的点滴出血。
排卵期出血是由于排卵后的雌激素波动造成的短暂少量出血,少量排卵期出血不影响健康,也不影响生育。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也会导致月经淋漓不尽。月经周期正常,但月经后会有淋漓不尽的出血,量不多,无不适。如果排除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问题,患者也没有生育需求,可以不治疗。
无论是排卵期出血还是子宫切口憩室,如果出血多、对生活产生困扰可以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
当月经不正常的时候,你需要如实记录近期的大姨妈,医生帮你分析、检查、寻找原因,判断对身体的影响,并进行治疗。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