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发烧,别再给他用退热贴了!

关于物理降温,让我们听听来自首都儿研所的曲艳凝和任刚两位医生怎么说?
发热处理要点
听音频的同时,这些要点我们帮您提取出来啦~
国外的指南中明确指出,退热很大程度上主要作用是减少孩子的烦躁和不适感。物理降温因没有所谓的不良反应,往往成为宝爸宝妈的首选,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方法不对,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
这是降温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被很多家长忽视的一个方法;多喝水可补充体液,既防止宝宝脱水,又可以助发汗。建议最好选择白开水,也可以是汤,果汁,口服补液盐等。
当孩子发热出现四肢及手脚温热,全身出汗时,有的父母会用衣服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认为把汗“逼”出来就会好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容易造成脱水。此时需要减少衣物帮助散热。但当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战,则表示是体温上升期,可适当增加衣物;四肢冰凉时可以搓手心脚心将其搓热。
过去降温方法提倡温水擦浴,但现在指南都认为这不再是首选,国外有研究显示温水浴的结果没有想象那么好。不过很多家长和一些医生仍对此方法有特殊的偏爱。将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然后用毛巾擦拭宝宝的全身,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热量散出;一定要注意水温和时间,避免受凉。切记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会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会加重病情。
不推荐! 酒精能明显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但婴幼儿皮肤娇嫩,皮下毛细血管丰富,酒精可部分吸收,故不推荐婴幼儿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不推荐! 婴幼儿(0-3岁)不建议,因作用面积小,且额头毛细血管很细,带走的热量有限,效果不明显。目前国内外的指南都没有提到过退热贴。
不推荐! 特别是6个月以内及体温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的孩子不宜使用冰袋,因为此时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如果使用上述方法降温会使外周血管进一步收缩,导致周围血液循环不良,不利于退热。另外,小儿身体本来很热,突然接触很凉的东西,可能会引起寒战。如果宝宝高烧无法耐受时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冷敷的方法来达到降温的作用。可在宝宝的额头、手腕、小腿等处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
治疗发热的其他建议:
1.保持孩子的房间凉爽,可把风扇放在一个有冷空气流动的地方;
2.少穿衣服;
3.让孩子多喝一些液体,例如水、稀释果汁等。
本次嘉宾:特邀解答嘉宾:首都儿研所曲艳凝医生 、任刚医生。
版权声明:本文为约健康平台独家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