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个健康的吃素者?

01
吃素,也要循序渐进
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素食者,可以先给自己一个调整的过程,使自己慢慢适应适应素食模式:
首先,抛弃油腻厚味的菜,改用烤、炖的方法烹调肉制品,并在每顿饭中增加一道少油少盐的绿叶菜,逐渐让自己的口味清淡下来。
接着,可以尝试将餐桌上的部分肉类改为豆制品,每餐多做几道蔬菜,正餐之间的加餐改为酸奶、水果、坚果等天然食品。
然后,尝试着每周只有一半的时间吃鱼肉食物。这时候慢慢就会觉得,并不是没了肉就不能活,清淡的素菜反而能够尝出食材原有的清香。在此同时,开始补充多种营养素增补剂。
如果您此时仍然坚定地想要成为素食者,那么可以继续减量,最后将鱼肉彻底赶出自己的生活,通过蛋、奶和豆制品来保证蛋白质充足。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做到蛋奶素已经足够了,就不必再绝对纯素了。这样的做法比纯素更有利于健康,不容易出现维生素B12和钙的缺乏,也能得到较充足的其它B族维生素供应。
如果一定要追求纯素,那就在确认身体能够接受蛋奶素之后,再逐渐把蛋奶减少,同时补充更多的豆制品、豆类主食、坚果类,直到全部替代蛋和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再加上补钙、补维生素B12。
这种缓慢的改变,不会让人难以接受或产生抵触心理,对身体来讲也能够更好的应对食素的生活。至于具体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接受能力等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
02
这些人,更适合吃素
实际上,最需要减少肉类比例的人,是那些日常贪食鱼肉油腻,血脂、血压、血尿酸已经过高的男士。改成「部分素食」或蛋奶素的生活,对他们会更为有益。
03
这些人,不适合纯素
未成年人和孕妇,都处于代谢旺盛,细胞快速生长的时期,对营养素需求量较大。而一些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来源的食品中; 并且动物性食物中的铁、锌等元素比植物性食物中的更好吸收。
所以,对幼儿和孕妇等对铁、锌、DHA等营养素需求很高的人群,以及有贫血、缺锌症状的人,纯素食后如不额外补充营养,可能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此外,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或身体虚弱的老人,对营养素的吸收能力本就较差,如果实行纯素膳食的话,同样可能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如维生素B12、钙和锌等。
温馨提示
以上人群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必须食素的话,则应在专业医师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是采取部分素食?蛋奶素?纯素?你自己做决策吧。但一定要明白,吃素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更科学理性的饮食安排,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需要营养保健品的配合。
本文系作者范志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