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了“心”的牙齿,会有怎样的痛?

#口腔   富饶
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而这要命的痛,源于牙齿中那颗受了伤的“心”。  

伤了“心”的牙齿,其实会发出各种求救“信号”,告诉他的主人“伤有多深”。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主人对此竟浑然不知!

看似坚强的牙齿,有一颗“玻璃心”

牙齿是我们人体中相对坚硬的组织,尤其是最外层的牙釉质,硬度远高于骨组织。因此,牙齿留给我们的是不折不扣的“硬汉”形象。


然而事实上,这看似坚强的外表包裹的却是一颗“玻璃心”。这颗心被称为牙髓,很容易因为感染而受伤,由此引发牙髓炎。


牙髓不但是牙齿生命活力的源泉,而且是牙齿中能够感知外界刺激的部分。但无论什么刺激作用到牙髓上,牙齿产生的感觉只有一种——痛。因此,伤了“心”的牙齿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痛。

伤了“心”的牙齿,会有怎样的痛?

“心”更加敏感的痛——伤“心”之初,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此时的牙齿只是变得更加敏感,而痛得并不厉害。而且,只有受到冷、热、酸、甜或食物嵌入的刺激,牙齿才会痛。


刺激一旦消失,牙痛也随即无影无踪。并且绝对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痛!故此时的牙痛还“很淑女”,仅以一种非常平和的方式提醒主人,要抓紧时间去看医生!说不定这颗受伤的心还有挽救的机会!


“心”彻底伤透之痛——伤“心”较久,追悔莫及,无力回天

此时的牙齿受到刺激会痛,刺激消失后,牙痛并不能随即消失,而且有时候无缘无故也会痛!


当急火攻“心”的时候,牙齿会以“非常特别的剧烈疼痛”作为信号,让主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这非常特别的剧烈疼痛,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早期时好时坏,这很容易让主人心存侥幸,以为说不定啥时候就彻底好了,因此错失治疗良机,最终变为痛的次数越来越多,痛的时间越来越久;

二是说不清楚哪里痛,既好像是这颗牙齿痛,又好像是另一颗牙齿痛,揪不出来“罪魁祸首”,真的好尴尬;

三是痛到想睡而不能睡,明明白天不太痛,到了睡觉的时间反而痛得厉害了。夜阑人静,一个人独自忍受的滋味,怎一个痛字了得!

37209409_S.jpg

当“心”受到“温水煮青蛙”般的伤害时,虽然牙齿会有比较长的冷热刺激痛的病史,但偶尔出现的无缘无故的痛却并不剧烈,主要表现为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钝痛。甚至可能没有这样的痛。


因为牙齿不太痛,所以牙病非常容易被主人误认为熬一熬就会过去的。然而,此时牙齿疼痛程度并不能真实反映牙齿伤“心”的程度。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再出现另外一种痛,导致上下牙齿不敢咬在一起了。


不管痛的程度如何,只要是无缘无故地痛过,牙齿就算是彻底伤透了“心”。

伤了“心”的牙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牙齿受伤的“心”,如果在变得敏感的时候就可以及时接受治疗,兴许还有挽救的机会;而一旦错过时机,到了牙齿开始出现无缘无故的痛的时候,就不要指望医生能够做到“妙手回春”了!


牙齿的“心”受到的伤害,归根结底不过是非常普通的感染。但这种感染又非常与众不同:

一是外表看不出伤害的严重程度。皮肤被感染,要么生出疖痈,要么出现溃烂,大小、深浅,一目了然。尽管某些时候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牙齿的外观推测出“心”可能受到伤害,却无法直观地察觉到伤害有多么严重;


二是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感染,很可能导致伤害无法逆转。牙齿的“心”太弱小,在抵抗微生物方面,极其缺乏战斗力。常常是战役打响没多久,就开始节节败退了。更为可惜的是,这个“心”偏偏又被铜墙铁壁包围,真是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全军覆没;

24753996_S.jpg

三是药物帮不上忙。对付一般的感染,消炎药、抗菌药都很好用,可惜到了牙齿“心”的感染面前,却完全派不上用场了。为什么呢?药物通常是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受伤部位的,无奈牙齿“心”中的血管太细小了,抵达伤处附近的药量实在有限,因此全身抗感染治疗药物往往是“鞭长莫及”,千万别寄希望于消炎药、抗菌药能治愈这颗受伤的“心”。


因此,伤“心”的牙齿,不是“在沉默中爆发”——由慢性炎症转为急性炎症,就是“在沉默中灭亡”——彻底死“心”(牙髓坏死)。

死“心”的牙齿可以置之不理吗?

曾经痛过的牙齿,忽然发现不再痛了,很可能是彻底死“心”了。很多人都认为,牙痛才要去治,不痛就无所谓了。死“心”的牙齿的确是没有知觉了,感觉不到痛了,但并非没有问题了。


坏死的“心”就和腐尸一样,需要及时清理。当鲜活的生命变为尸体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尸体只会不断地腐败,不但毁坏自身,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同理,当牙齿发生死“心”的情况而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这个死了的“心”极可能成为感染的帮凶,继续影响其他原本正常的牙体和牙周组织。长期搁置死“心”的结果,就是感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避免牙齿伤“心”是牙病预防的关键

牙病的发生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当牙齿出现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的症状时,最好就能去就医,切莫等到牙齿开始出现无缘无故的疼痛的时候。治疗越早,牙齿的“心”受到的伤害就越小,就越容易挽救;反之,挽救的希望就越渺茫,甚至会引发新的疾病。

因此,判定牙齿是否需要就医的标准不是牙齿有多痛。已有蛀牙但不太痛甚至不痛的牙齿,同样需要治疗。牙病很难不治自愈,一定要把握机会。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1 分享 发布于 1年前

相关推荐

牙线作为清洁牙齿邻面的最有效工具,一直备受口腔医学专家推崇。牙线成品一般有两种形式:牙线卷(轴式牙线)和牙线棒(带棒牙线)。对于多数人而言,选择哪一种都无所谓;但对于处女座而言,这个问题还是要先弄清楚再决定比较好。所以,今天就仔细研究研究牙线卷和牙线棒,看看究竟有啥不一样!
#口腔
最新最热评论 0
没有数据
只有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专家更多+

黄静宇

黄大头(黄静宇),漫画公众号《头都大》作者。黄大头曾任凤凰卫...

李清晨

李清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胸外科,科学传播团体“科学松鼠会”成...

李舜伟

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

Copyright 2008-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79 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     邮编:100021     电话:(010) 5978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