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的锦囊妙计!

相信每个父母都有一部陪孩子写作业的辛酸史......父母焦虑、孩子磨蹭不做作业,哎!都是泪  

陪孩子写作业的辛酸史

说起陪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们都是一把辛酸泪。

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非常叛逆的摇滚青年,在他的儿子上了小学之后,和我聊的就不再是甲壳虫乐队或是窦唯了,每次给我发的微信都是下面这种风格的,原话如下:

摇滚青年

上周六下午,孩子的奶奶辅导他学习,训了他几句,他低着头,很恼火的样子。

我听说他玩电脑游戏不做作业,一气之下把电脑显示器拆下来放里屋。

一出来就看到他泪如雨下,敢情训了半天都没有用,一玩不成电脑就天大的委屈,比啥都伤心,比死了爹妈都伤心。

有一个上濒娃的妈妈,她平时是个非常温柔的女人,但是她告诉我,她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常常暴跳如雷,她受不了儿子在做作业时那么那么磨磨蹭蹭。有一天她痛苦而绝望的给我发了这么一条信息:

上濒妈妈

昨晚,我陪着儿子写作业,自己在旁边工作。孩子写一会停一会,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写几道题。

看着这个情景,心里一股无名火起。

突然,儿子特别不耐烦地拿着笔狠狠往外一划,这个动作彻底激怒了我,我抄起手边的木头尺子就打了他几下。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最近网上疯传有妈妈因为陪孩子写作业,累到心梗住院,而一段爸爸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无疑是很多家庭共同在经历的现实 。

如此剑拔弩张的氛围,是多少人小时候的噩梦。

父母焦虑的来源

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本是好意,却引起了无数孩子的烦闷,生气和委屈,也引起了无数父母的愤怒,焦虑和自责。

我知道,爸爸妈妈们那么焦虑,还因为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因为害怕孩子没办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不想对着孩子大吼大叫,因为夫妻双方教育理念会有分歧等等。

所以说,做作业,看似只是孩子学习的小小一环,但却成为了爸爸妈妈们一个巨大的焦虑来源。

在来上濒之前,我接受了七年的心理学专业培训,之后在公立学校做了三年老师,接触到了很多孩子,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其实都不爱做作业。

来到上濒之后,我成为了很多家庭的成长顾问,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遇到难题时,他们可以随时向上濒的成长顾问寻求建议,因此我也和父母们一起去想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对于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从心理学理论上,从一个学校老师的实践上,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我都有很多的感受和思考。

孩子为什么不爱做作业?

要孩子自己好好做作业,首先,我们需要找到自家孩子不爱做作业的原因,对症下药。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家的孩子,是为什么不爱做作业的。

我访谈了几位小学老师和一些父母,想先听听他们的看法,他们的说法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孩子不爱写作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学习能力

比如如果上课没有听懂,那么回家做作业就不会做,当然也就不愿意做了。

比如我刚刚提到的那个孩子做作业磨蹭的妈妈,她最开始认为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是因为玩心太重,后来有次去了学校看他孩子上课才发现,孩子在课上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有的知识他就没听到,当然就不会写了。

有的孩子却是因为能力很强,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她来说太容易了,在他看来很无聊,没什么意思,也会选择不做作业或是敷衍了事。

还有一种能力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上课听懂了,但是回家不知道该怎么坐在那里一步步完成作业,或者看不懂题目。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孩子做作业效率低的现象。


2.学习态度

孩子不喜欢这门科目,不喜欢这个老师,或是懒得做,又或者是特别想玩,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做作业上,尤其是想要玩游戏,恨不得一直黏在手机或是电脑上。甚至有的孩子会彻底放弃了学习。

我知道有一个小孩,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完全不写作业。他爸爸采取过各种方法,比如不做作业就不让吃饭,孩子的态度是不吃就不吃,反正你不会真的饿死我。他也打过孩子,孩子也不怕,反正你不会真的打死我,家里也有人护着。最后他爸爸还让他去自家的建筑工地搬砖,孩子说,搬砖就搬砖,很欢快地在工地上玩耍。他就是知道自己家里能养的起自己,自己不用学习也没什么后果。

大家爱用能力和态度问题来解释孩子不爱写作业,当然是正确的。用这样的角度去划分,我们也非常地好理解。

但是,我今天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个角度更深刻,也更能帮助我们对症下药。

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

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动力。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意味着他没有写作业的内在动力。

我们常常说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那么激发之前,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内在动机到底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和Edward提出了一个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认为,一个人要想要去做一件事,那么做这个事情需要能激起他的内在动机。

人的基本内在动机可以分为以下这三种: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这三种感觉也是孩子们最想要满足的三种心理需求。

胜任的心理需求是:孩子们需要知道“我能行!”“我棒棒的!”。

连接的心理需求是:孩子们需要在环境中有人关注,有人可以为自己提供支持。

自主的心理需求是:孩子需要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不爱做作业,那么最根本的原因是,做作业不能满足孩子这三种心理需求中的一种或多种。


胜任感

首先我们来说说胜任感,如果一个孩子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发现自己不会做,或是做得特别慢,又或者是做完之后得到的反馈只有“你做错了哪些哪些”,这些情境都会剥夺孩子的胜任感。

有个爸爸,认为应该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仅要求孩子做完作业,还会希望孩子字写得好看。

久而久之,孩子也对自己严格起来,一个字写不好就擦掉重写,不停写不停擦,作业花的时间特别久,有时候还会一气之下把作业纸揉成一团,干脆不写了。

这个孩子,每次做作业,都是对她胜任感的一次打击。

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孩子做作业很磨蹭的上濒妈妈,她告诉我她的烦恼后,我们一起想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的胜任感。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她会在一旁一起做题,做完了之后两人互相检查,比赛看谁对的多,她会故意做错几道题,让孩子赢过她,她甚至还会假装因为输了而闹闹嚷嚷,让孩子的胜任感升到最高点。

总而言之,当孩子做作业时候感到害怕,怕自己做不好,怕做完之后会错,怕做了作业还是考不好,那孩子在做作业这件事情上就没有胜任感。

而当孩子觉得自己自己能做好作业,最好是做完之后得到一个及时的反馈,让他知道自己棒棒的,这样他就会有胜任感。

连接感

拥有连接感意味着说孩子在家里拥有关注自已并且为自己提供支持的人。

父母都会关注,但是不一定支持孩子。

如果父母因为想要孩子写作业而和孩子发生争吵,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摇滚青年朋友,每次都和孩子干抗,他骂完孩子,孩子心情糟糕更没办法写作业了,他也会因为自己发脾气而自责。

作业成为了孩子和爸爸矛盾的导火索,会让孩子更加地回避。

被支持的感觉

我因为要准备这次讲座,把讲稿发给我一个师姐,请她给出修改的意见。

师姐本来工作就很忙,她一边赶地铁一边很快地给我提了很多反馈意见,我吃完午饭拿出手机一看,她又发过来几段很长很详细的文字,告诉我很多她的想法。

我当时心里觉得非常温暖,也被她的认真激励了,马上拿出电脑开始修改,比原计划的又投入更多时间来准备这个讲座。

我作为一个成人,尚且会被这样的支持所激励,更何况是本来就渴望家人支持的小孩呢?

有的父母可能会有疑惑,我也陪着孩子做作业啊,也在支持他啊,为什么他还是磨磨蹭蹭不愿意做呢?

借用著名教育专家陈默老师的一个比喻,父母陪着孩子做作业,如果父母是大老虎,孩子是小白兔,一只老虎监督一只小兔子,小白兔肯定是害怕做作业的,而当父母是一只小灰兔,陪着另一只小白兔做作业,那么小白兔就会觉得被支持着,很开心地把作业做起来。

同样是陪着做作业,效果大不一样。

如何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呢?

在上濒的活书阅读第三阶段,每个孩子都需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做一次正式的学术演讲,这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孩子来说是陌生又有难度的作业。

我们的课程导师和成长顾问,会陪着孩子进行准备的全过程,我们在陪伴的时候,会说出自己的看法,但是绝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会给出我们的建议,但是绝不会包办代替。

我们相信孩子会展现出极大的潜能,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信任。事实上,孩子们的成果让我们惊艳。

他们自己也感慨,完成了上濒的论文,学校里的写作真的都是小菜一碟了。

自主感

最后再说说自主感,自主的心理需求是说人需要由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人需要有这种感觉,有一个实验,当养老院的老人可以自己决定养什么植物时,寿命都会更长。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也是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控制感。

而我们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和大人一样,天生渴望这种感觉。

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时,觉得这是老师的命令,家长的规定,缺乏任何一点点控制感,就会产生天然的排斥心理。

我认识一个爸爸,每天孩子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问:“今天学习认真吗?该做作业了!”

然后拿出老师在家长群里发的作业清单,继续说“你今天的作业是什么什么,先做数学再做语文,来,在晚饭之前做完,只有一个小时时间。”

孩子中间自己起来想喝点水,这个爸爸马上站起来说“我帮你去拿”。

从作业内容到作业顺序再到完成时限,都被规定地好好的,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感,自然反感作业。

如何给予孩子控制感?

著名科普作家万维钢,就实战运用了给予孩子控制感的小技巧。

为了训练他儿子数学,他买了本习题集,每次都撕下来一页给他做。以前都是万维钢选哪页孩子就得做哪页,孩子是完全被动的。

有一次,他的儿子问能不能让他自己选一页,万维钢说可以,不仅如此,他还当场决定从此之后都让儿子自己选择做哪页。

这让他儿子做题的愉悦性和积极性都提高了,而万维钢自己心里知道,反正儿子也得做完这一本习题集啊。

看刘彧老师如何充分给予孩子自主权?

她会让女儿自己决定是先玩还是先做作业,不管孩子怎么选都尊重她。

她的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她去接她回家时,也让女儿自己选择要留在幼儿园里玩多久,女儿每次都是园里玩得最晚的一个孩子,幼儿园下班锁门了才离开。

到了小学,女儿自己表示玩够了。现在,刘彧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长成了品学兼优,运动也很擅长的“别人家的孩子”。

总而言之,要让孩子真的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就需要让孩子真的能做出自己的决定,凡是都被人决定,就不是自己的事情。

其实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在追求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如果一件事情不能满足他的这些心理需求,他就会不愿意做。

虽然我们分析的是孩子不爱做作业的原因,但是在分析原因时,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那些智慧的爸妈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因和解决方案本就是像锁和钥匙一样紧紧相连。

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从我的分享中得到一些启发,找到自己家孩子不爱做作业的深层原因,一旦原因找打了,解决方法也就不远了,也就再也不用拿命陪孩子写作业了。

作者:袁可(上濒成长顾问)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0 分享 发布于 1年前

相关推荐

被孩子拒绝的时刻有哪些?父母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孩子拒绝大人的原因?如何顺利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
最新最热评论 0
没有数据
只有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专家更多+

黄静宇

黄大头(黄静宇),漫画公众号《头都大》作者。黄大头曾任凤凰卫...

李清晨

李清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胸外科,科学传播团体“科学松鼠会”成...

李舜伟

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

Copyright 2008-2019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79 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     邮编:100021     电话:(010) 5978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