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人也能吃甜味的糖吗?

糖尿病人不能吃甜味的食物!不能吃含糖的食物!这个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常识了。事实上得了糖尿病,一样能吃「甜」
其实,糖尿病人的饮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禁忌。只要遵循营养原则,生活其实很美好,甜味的食物,含糖的食物,也是可以少量吃点的!
甜味食物的内容不同,营养价值不同,是不能因为「甜味」或「含糖」就一概而论的。
我们首先要把含有糖的甜味食物分成三类:
水果和水果干中天然存在的糖;
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里面添加了糖;
一些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里面添加了糖。
一、天然含有糖的水果和水果干
大部分水果和水果干的血糖指数(GI)并不高,可以少量纳入到控血糖膳食当中。比如樱桃、苹果、梨、蓝莓、橙子、柚子等
少吃一两口饭,而把这些水果作为加餐,上午下午各吃一次,一次吃100克,是完全可以的。
在不增加总碳水化合物的前提下,用少量耐嚼的水果干加几粒坚果一起嚼,替代饼干之类作为餐间零食,其实是有利平稳血糖和血脂的。
二、含少量糖,但营养价值比较高、血糖反应比较低的食物
比如说,含糖酸奶的GI值比米饭馒头低得多。当然,不加糖的酸奶更好。但是,即便加了少量糖(比如100克酸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11克,说明其中加了6克多的糖),糖尿病人每次喝一小杯(100克)作为餐间加餐,并不会带来大的血糖波动。
同理,加入不到5%的糖,制成低糖(按我国规定,糖含量在5%以下才能叫做低糖)的市售豆浆,其血糖反应也是比较低的。
还有配料中加了少量糖做出来的牛肉干,仍然属于低血糖反应的食物,吃一小块无需恐惧。
三、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含有添加糖
有些食物本来营养价值就不高,如果再添加白糖或糖浆,就会进一步降低营养价值,促进肥胖,提升血糖反应,比如甜饮料、饼干、加糖的汤圆、粽子之类,故不建议食用。
甚至那些根本不会加糖的食物,比如炸薯条、年糕、馒头、大米粥、糍粑、主食面包等,也是不值得吃的。因为它们的血糖指数本身就够高的了,甚至有的比白糖还要高!
还要提醒的是,GI值只是体现一餐之后的血糖效果,还不能完全体现长期的饮食效果。
比如说,在甜食和淀粉食物中添加油脂,会延缓胃的排空,从而拖慢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显得GI值比较低。
但长期而言,这样的食物会促进血脂升高,更不会对控血糖产生什么好处!
总之,一定要弄清楚一个重要问题:控血糖的人不吃甜食是为什么?怕的是餐后血糖快速上升,而不是恐惧甜味本身。很多不甜的东西照样快速升血糖,而甜味的食物也未必一定快速升血糖。
把握营养价值高、血糖反应低、总碳水化合物数量不变、每次少量吃这四个要点,糖尿病患者就可以和很多含糖甜味食物和平共处,饮食生活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转载:
转载声明:本文系作者范志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