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会致癌?还能好好地喝奶吗?

流言:牛奶致癌。
真相:牛奶致癌的谣言一直在网上流传,所谓的理由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牛奶中含有的IGF-1致癌;二是其中的酪蛋白致癌。
牛奶中确实含有IGF-1,IGF-1的中文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入血,继而运输到全身,因此它几乎存在于机体的每个组织器官中。在体内,IGF-1主要发挥类胰岛素的调控血糖的作用以及促进机体骨骼的发育。
由于一些基础研究发现,IGF-1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所谓牛奶致癌的说法,主要依据正是源于这些基础研究结果。然而,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人体研究)证明IGF-1是致癌的直接原因,何况牛奶经过加热、消化、吸收后,其中的IGF-1在人体内已没有生物活性。所以,牛奶中的IGF-1对人不构成健康隐患。
另外,牛奶中IGF-1含量约为2.45ng/ml,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成人每日牛奶摄入量300ml计算,每日摄入的IGF-1总量约为735ng,而成年人每日体内可自行生成IGF-1的量为10 000 000ng。由此可见,按正常摄入量计算,牛奶中的IGF-1含量远远低于人体自身的生成量。而且,母乳中的IGF-1含量为13~40ng/ml,远高于牛奶,如果喝牛奶致癌,那么婴儿喝母乳岂不是更容易致癌?
同样道理,所谓牛奶中的酪蛋白致癌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的实验是给予大鼠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素,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数量较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
首先,它只是一项“大鼠实验”,实验结果并不适用于人;其次,该实验结果是基于黄曲霉素这个强致癌物的基础上,根本不能简单推断出酪蛋白致癌,更不能由此引申推断牛奶致癌。因此,坎贝尔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且,哺乳动物的乳汁中除了乳清蛋白,也含有酪蛋白,假如酪蛋白可以致癌,那么对于只能喝母乳的婴儿岂不是患癌风险大增?
流言:牛奶中钙的吸收率不高。
真相:钙在体内的吸收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膳食成分、体内钙及维生素D的状态、生理状态(包括生长、妊娠、哺乳、性别、年龄等)。可见,牛奶的吸收率主要与上述因素有关。
食物中钙吸收率的测定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太多,目前国内研究较少。赖兴建等通过双稳定核素示踪技术测定方法,对中国绝经后妇女的临床研究发现,单次口服牛奶的钙吸收率为23%±7%。国外有研究表明,牛奶中钙的吸收率同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醋酸钙比较,相差不大,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均在30%左右。
由于受商业宣传的误导,老百姓往往将钙的摄入量与吸收率混为一谈,一味追求钙的高吸收。事实上,一方面不同来源的钙其吸收率相差不大;另一方面,与吸收率比较,钙的摄入量更重要。
在众多食物中,乳类及乳制品含钙量多(每100ml牛奶中钙含量约为100mg),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成人每日奶摄入量300ml计算,每日从牛奶中摄入的钙总量可达300mg以上,按30%的吸收率计算可达90mg。
流言:羊奶、骆驼奶的营养价值更高。
真相:无论是牛奶、羊奶,还是骆驼奶,都属于奶类食物,因此有着共同的营养特点,那就是均富含优质蛋白及钙。尽管不同动物奶中的部分营养成分各有千秋,但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营养素判断羊奶、骆驼奶的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同为奶牛,不同饲料喂养的奶牛产出的牛奶营养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头奶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其产出的牛奶营养成分也有差别。
需要明白的是,作为奶类食物,奶只是人类日常膳食中的一种,在食物多样化的今天,对人体健康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的膳食结构是否科学、是否全面、是否平衡。
所谓羊奶、骆驼奶的营养价值更高,只不过是因为它们均为小众奶,“物以稀为贵”以及商家的炒作。在选购上,消费者应遵循的原则是——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性价比高的就是最好的。
挑选牛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品牌:最好选择品牌知名度高且标识说明完整、详细的产品,注意不要与乳饮料混淆。
标签:需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配料表需简单,除了牛奶外最好不要含有其他成分,高钙奶、果味奶等奶制品价高但不等于更好;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评价牛奶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蛋白质含量需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
价格:在关注牛奶中配料及营养成分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它们的性价比。
挑选牛奶需各取所需,如高脂血症、肥胖等营养过剩人群可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建议消费者综合牛奶的品牌、价格、营养价值、口感等多种因素,做出购买选择。
有些人喝了牛奶后往往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主要是因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我国儿童和成年人中,由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所导致的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的发生率比较高。
那么,喝牛奶就腹泻的人终身不能喝奶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牛奶是人们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容易出现钙摄入不足,如果膳食中没有牛奶或奶制品,人体很难获得充足的钙质,而牛奶营养价值高、富含钙,又价廉物美,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需喝奶300ml或相应的奶制品。
喝牛奶就腹泻的人,可选择发酵乳(特别是酸奶)代替牛奶,也可选择特殊加工的乳类制品,如去乳糖乳制品或者是额外添加乳糖酶的乳制品,另外也可在饮用乳制品的同时口服乳糖酶制剂。
医学上常采用“脱敏疗法”来减轻或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即少量多次喝牛奶,每次喝牛奶时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量,并和其他食物混合食用,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逐步适应牛奶。
总之,牛奶是我们生活中一种非常好的健康饮品。
独家声明:本文系约健康平台独家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