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妈妈要动起来!

运动是个好习惯,
可以强身健体,
缓解疲劳,
提高免疫力。
但对于怀着宝宝的妈妈来说,
也可以做运动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但如果孕期想要尝试运动,准妈妈们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早孕开始慢慢地适应“动起来”的生活。
报道显示,我国妇女孕前经常锻炼的比例不及新加坡的l/2、美国的1/3。
●控制血糖和体重;
●缓解孕妇腰背部的不适;
●改善孕妇的睡眠,减轻孕期的疲劳感,让准妈妈感觉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可以控制宝宝的体重;
●减少准妈妈便秘、痔疮的发生;
●对于顺产也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对于分娩疼痛的耐受。
●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减少盆底疾病的发生。
怀孕期间,可以尝试的运动有好多,但是运动的形式最好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才能得到氧气,妈妈和宝宝才不会缺氧;无氧型的力量运动不推荐,妈妈如果有摒气的过程,会对胎盘和宝宝的血供、氧供给有影响。
●全身运动,如:快速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瑜伽、水中运动、孕妇体操等;
●或是选择局部运动,如:上肢的运动,下肢运动,盆底运动,少量的器械运动等。
其实散步、爬楼梯真是零门槛的运动;稍微有一些难度的就是肢体的运动,盆底运动,这些在医生或是康复师指导下也可以在家里完成;而游泳、水中体操、瑜伽、孕妇体操等听上去就高大上很多,这些的确也值得尝试。
游泳
游泳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而且池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子宫对腹壁的压力,消除盆腔淤血,同时还能调节体温(运动时不引起体温升高),还不容易引起关节劳损,当室温和水温低于30°C时,不要游泳,游泳的最佳时期是孕5~7个月,到了孕晚期为了避免胎膜早破和感染,建议停止游泳。
瑜伽
瑜伽起源于古老的印度,基本的瑜伽术由姿态练习、呼吸、冥想三部分构成;越来越多专业的瑜伽馆,根据瑜伽的特点和妊娠期女性的特点,专门为孕妇设计了孕妇瑜伽,如果希望孕期做瑜伽的话,一定要选择孕妇瑜伽。
(上述的这些项目最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并有家人,或是老师陪同时进行,毕竟安全第一!根据不同的孕周和是不是有妊娠合并症,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
不要平躺着运动!
平躺的时候,准妈妈的肚子会压迫子宫后面的血管,影响心脏供血的能力,导致血压下降,宝宝的血供也会减少,所以尽量避免平躺的运动。
除此之外,不要举重,不要滑雪,不要打篮球,不要骑马,不要潜水,不要跳伞……
如果没有慢性疾病和妊娠期合并症的准妈妈,都可以运动。
●严重的心脏病;
●限制性肺病;
●宫颈功能不全;
●多次早产史;
●妊娠中晚期出血史;
●21周后前置胎盘;
●先兆早产;
●胎膜早破;
●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疾病。
其实对于孕妇运动的具体目标,国外的专家早在2002年就有比较详细的建议:
美国的专家对于运动的时间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不过挪威有专家建议每次运动或是锻炼,需要花费30分钟时间;我国郎景和教授认为,孕妇无论进行怎样的运动,每运动15分钟就应该休息一次。
美国专家认为:准妈妈可以采用轻度至中度的运动强度,这个强度很抽象,于是加拿大的专家说,如果运动时,孕妇可以正常和他人对话,就说明运动的强度合适,如果不能对话,那就说明运动的强度太大了。同时,运动时的心跳,最好不要超过140次。
评估运动强度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运动时心率。
现在有许多方法可以测量运动时的心率,而心率的检测更是能够给孕妇的安全提供保障,不仅能记录运动时间,运动消耗,同时也能记录运动的实时心率。
那准妈妈运动时,达到怎样的心率比较有效又安全?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目标心率这样计算:(220-年龄)*70%。
无合并症孕妇:
<20岁:140~155次/分
20~29岁:135~150次/分
30~39岁:130~145次/分
>40岁:125~140次/分
★友情提醒:
妊娠期糖尿病或是单纯肥胖的准妈妈看过来
20~29岁:110~131次/分
30~39岁:108~127次/分
运动频率
专家建议,最少每个星期运动三次,然后可以慢慢增加到每周五次,根据自己每周的安排,间隔着安排哪几天运动。
1.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多和产检的医生沟通,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勉强自己。
2.如果运动期间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不要继续运动了:阴道出血;用力前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胸痛;肌无力;腓肠肌(小腿肚子)疼痛肿胀(需排除血栓性静脉炎);宫缩;胎动减少;胎膜早破。
3.运动可以是全家运动,运动期间,除了教练老师的指导帮助之外,最好有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家人和朋友可以给准妈妈提供感情支持,同时让准妈妈在享受运动好处的同时,消除安全顾虑。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相关推荐
-
约文章
- 怀孕了不要葛优躺,要做孕动员!....
- #孕产保健
马良坤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