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过敏高发季如何选择抗过敏药?

春季万物复苏,绿茸茸的暖意总让人按捺不住春游的心,可是好心情总会被“痒痒痒”弄得抓狂不已……
过敏反应也分好几种
严格上来讲过敏可分为四大类,有速发型、细胞毒性型、免疫复合物型和迟发型。老百姓常说的其实是第一类——速发型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瘙痒、红斑、风团、鼻痒、打喷嚏、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
产生的原因就是过敏原(比如植物、动物毛皮、食物、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等)进入体内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E,后者结合在肥大细胞的表面,使机体呈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过敏原,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多种化学介质,以组胺和白三烯最为重要。紧随其后细胞因子、黏附因子及炎性细胞等纷纷也加入过敏炎症的队伍。
针对这些致敏物质也就诞生了相应的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抗白三烯以及其他介质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此外钙剂、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也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药物,也是应对老百姓常见的过敏反应最为有效的药物。对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药疹等都有效,不过对支气管哮喘效果差。
耳熟能详的有扑尔敏、开瑞坦、息斯敏、仙特明、皿治林等等。其中一部分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由于会透过血脑屏障,容易产生嗜睡、头晕,对于从事精细工作、学习的人群不适用。
抗白三烯以及其他介质药
组胺是预先合成并贮存于肥大细胞的颗粒中,白三烯则是在肥大细胞激活后新合成的。最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其鼻塞的症状就由白三烯引起,此外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中的支气管痉挛也主要由白三烯引起。
这类药物常见的有孟鲁司特钠、扎鲁司特,主要应用于轻度哮喘及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长期控制治疗,在2岁以上儿童的安全性良好。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是第一个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制止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5-羟色胺、缓激肽等致敏介质,从而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不过该药难以经胃肠吸收,因此常见剂型为气雾剂或滴眼液。气雾剂用于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能迅速控制症状,不过对急性哮喘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无作用。色甘酸钠滴眼液适用于花粉症、结膜炎和春季角膜结膜炎。酮替芬和曲尼司特是可以口服的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其中酮替芬还有抗组胺作用。
钙剂
钙剂并不仅仅用于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生长,也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从而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发挥抗过敏作用。
常用药物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静脉用钙剂对用量和用药速度都十分严格的规定,一定要在医生的监护下使用。如果你选用钙剂口服液,主要适应症还是补钙,其抗过敏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免疫抑制剂
顾名思义,就是抑制我们机体的免疫反应。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不过这些药物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效果不佳,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不良反应较多。
此外,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故对过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常做成软膏、鼻喷雾剂的局部给药剂型,不过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强项激素易发生激素性皮炎,使用时需要遵循医嘱。鼻喷雾剂通常治疗周期也不应超过3个月。
过敏是大家生活中常会经历的“不适”,虽然抗过敏的药物多种多样,大家在选用时,不要2种以上同类别药物一起使用,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如果您在治疗期间感觉药物没有以前有效果了(称为过敏药物耐受),那么可以换用其它药物。对于慢性过敏的患者,不能立即停用抗过敏药,而要采取隔天给药、逐渐减量的方式。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对抗过敏药发生过敏,表现为过敏症状的加重,一旦发生立即停药,迅速就医。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相关推荐
-
约文章
- 医生常说抗过敏药就是它,经常过....
- #用药指导
田丹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