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注意这两项副作用

他汀
名字来源自药物英文名尾缀statin的音译:他汀,比如Atorvastatin,翻译成阿托伐他汀。
他汀已经被多年的多个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可以显著改善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病危险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病死率、血运重建率、卒中发生率和总死亡率。目前“他汀”类药物已经被广泛推荐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它是冠心病病人药物治疗中的必不可少的选项。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建议患者终身口服。
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最主要有两个:
肝损伤
在合理的剂量范围内服药,绝大多数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通常较轻且短暂,肝脏损害少见,严重肝脏损害则更为罕见。
我国有2000多万人罹患慢性乙肝,加上老百姓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医馆,比如酗酒、吸毒、滥用药等,更威胁着肝脏的健康。所以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临床医生很关注用药后的肝脏健康问题。
★周医生建议:
患者应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4~8周要复查肝功能。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则逐步调整为6~12个月复查1次。
如果服药后转氨酶升高,升高的幅度在正常值上限3 倍以内的人,可以遵医嘱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多数患者经此处理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若肝酶升高至正常值3倍以上,或出现了肝脏损害的其他表现,则应该尽快就医,遵医嘱减少用药或者停药。
肌肉症状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损伤在中青年的发生率为1.5%~3.0%,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发生率为0.8%~13.2%。如果出现药物相关的肌肉损伤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疲乏无力,通常呈对称分布。这种肌肉损伤主要累及大腿、臀部、小腿和背部等近端肌肉。
出现症状时通常不伴有肌酸激酶升高。当肌肉损伤非常严重时,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发生率为0.04%~0.2%,肌酸激酶会超过上限10倍)。肌肉损伤多在用药4~6周出现,其发生风险呈剂量依赖型,也与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相互影响有关。
很多人想既然有这么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何还要用呢?其实服用他汀类药物发生横纹肌溶解的的概率非常低。对比一下,在我国,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约为0.031506849%。用药后发生严重横纹肌溶解的概率与其相当。
哪些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具备以下因素的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高龄(年龄>80岁)
女性
低体重指数、围手术期的人
既往有甲状腺病史或肌酸激酶升高病史或家族史
服药时合并急性感染
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艾滋病,或服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的患者
因此,凡事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要定期检查肌酸激酶的变化。
如果出现肌肉相关并发症,需有明确诊断才考虑停用他汀类药物。只有在患者有肌肉不适和(或)无力,且连续检测肌酸激酶呈进行性升高时,才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或停药。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极少数的病人会上述副作用。
很多病人只要出现转氨酶升高,哪怕升高了一点点,就会开始紧张了。于是立刻停药,换成了“经美国欧盟三十多国临床证实100%有效的绿色纯天然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XXX药物”。
周医生再次提醒大家:
凡是宣称100%有效、绝对安全无毒
无副作用、绿色纯天然的处方药品
都是假药!
任何一个药物上市,必须要经过药物毒理实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按照国际通行法规的要求,都必须要标注出安全/推荐剂量,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方法,还会标注出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高龄老人等的剂量调整和特殊副作用表现。
在说明书中对副作用只字不提或者语焉不详的,都不是靠谱药、正经药。
不要以为说明书没写副作用,就真的没有副作用,那只是有些人不想让你知道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对于这些药物,可要加倍警惕!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