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这几点,告别降压药副作用

利尿剂,我们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等。
β受体阻滞剂,我们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高特灵),这类降压药与其他种类的药物相比,并不常用,一些特定人群会使用。
钙通道阻滞剂,我们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ACEI/ARB类降压药,这两类药物一个叫“**普利”,一个叫“**沙坦”。
每种降压药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适合的人群,也有相应的副作用。你究竟适合哪种降压药,可以点击文末课程图片,查看详细解答!
每种降压药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并不是说一旦出现副作用,就不能使用药物。需要医生帮助我们来评估是否需要减少药量或调整药物种类。
举个例子,我们门诊处方量最大的一类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这类药物,它主要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使血管扩张,阻力减小,血压下降,其缺点是会增加交感活性,通俗点说,用药后有可能会出现心率增快、面色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牙龈增生等副作用。
所以,当你使用,尤其是长期使用这类药物时,如果突然发现自己脚有点肿了;或者牙龈增生了;或者吃完以后脸红扑扑的;或者吃药前可能每分钟心跳六七十次,吃完药后心率突然变快了……这些情况可能提示,你已经出现了钙通道阻滞剂服药后的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严重时,需要及时跟大夫沟通。
一旦出现问题,患者并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情况下,副作用的产生与用药剂量相关,通过降低药量或者联合应用其他的药物,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出现副作用后,医生一般会让你联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这类药物。
有的患者可能会觉得,“我之前只用一种药,怎么现在医生又多给我开了一种,是不是病情严重了?”其实,这种联合用药是一种临床上常遵循的用药原则。小剂量、联合用药,不仅能起到更好地降压作用,还能降低药物副作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首次服用降压药或者调整用药时,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所使用的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其次,服用药物的同时,要对血压进行密切监测,不要仅通过症状(如头晕不晕)判断药物是否起效,自行停药或减量。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应及时和大夫沟通。
绝大部分的患者使用上述五类降压药都是非常安全的,出现副作用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临床中确实也存在一部分非常敏感的患者,可能每种药物的副作用在其身上都会出现,这个时候就需要患者和大夫深入沟通,看看你对哪种药物更加耐受,适合使用哪种降压药。
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就需要联合应用多种药物。我们上述所说的五类药物之间都是可以联合应用的,但是我们不推荐同一类型的两个药联合使用,容易增加药物副作用。
比如氨氯地平不能跟非洛地平一起使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不能和比索洛尔一起使用;还有一类非常值得注意的就是,ACEI类降压药和ARB类降压药有相似性,虽然名字一个叫“**普利”,一个叫“**沙坦”,但是也不推荐一起应用。另外,有些患者比较熟悉每种药物的商品名,如络活喜,其实它叫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再比如倍他乐克,其实它叫美托洛尔,但是患者并不熟悉药物的通用名(仔细看,药盒上都有注明),就容易出现同时服用同一种类不同药物的情况。
其实,患者自身不需要记住这些药名,只需要掌握两个原则就行:
1. 不要自己随意更换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两种药物
2. 想要调整药物的时候,带上自己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的药盒,告知大夫自己目前的用药情况,让大夫帮你把关
审稿专家:白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用药、调药、监测、副作用是每位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本套课程主要针对降压药的用药细节和误区进行全方位讲解,并附赠每人一份生活指导处方,希望可以帮助到每一位高血压患者。
后期可以关注“付费专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