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食品YES or NO之自榨油

自己在家榨油,就是自己用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用传统方法压榨得到的油。在食品技术上,这样刚刚榨的油称为“原油”,俗称“毛油”或者“粗油”。我国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如果自己在家榨油,极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而那些大肆推销“家用榨油机”的商家,则是完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误导消费者的食用油使用,危害更大。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还得从油的成分说起。
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除中性油外,原油中还含有非甘油酯物质,统称杂质。原油中的杂质特别多,通常含有水分、机械杂质(粉尘)、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金属化合物,还可能含有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砷、汞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呢!而它们都会给人们的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事实1:丙烯醛
在家做过菜的人应该都知道,油放热锅里烧一会儿后就会冒烟。不过,你知道吗?冒出的烟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丙烯醛,它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丙烯醛甚至作为化学武器来使用。
自榨油由于没有精炼,烟点往往更低,炒菜时油烟也越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大。
事实2:脂肪氧化
自榨油油没有经过精炼,油脂中的杂质很多,往往也更难储存,容易酸败变质,尤其在高温夏季,易产生哈喇味,这是油脂发生酸败的结果。
酸败后的油脂,往往有变质的气味,而且,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 、D 、E 、K 等也会被氧化破坏;同时,油脂的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害的。
事实3:未知风险
由于没有经过精炼,自榨油还可能含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等很多的未知风险。有些油还可能含有其他危害物,比如花生油可能含有更多的黄曲霉毒素,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结论:自榨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所含的杂质更多,不宜直接食用,一味迷信原生态自榨油只会埋下安全风险,还是不要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