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酵素更安全?
#饮食误区
阮光锋

“酵素”一词来源日本,它其实就是“酶”的意思。
市面上的“水果酵素”产品其实是指水果发酵得到的混合物,里面的成分其实主要是水、糖、果酸还有少量的酶,跟酵素的本意——酶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它宣称的好处跟酶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关系,只是披着舶来词汇的外衣在营销而已。其实,吃水果酵素并不会有什么好处,反而可能增加安全风险。
事实 1:糖分高
制作“水果酵素”时经常需要加入大量的糖,含糖量通常在 10% 以上,多喝其实会增加糖的摄入。家中如果有肥胖、糖尿病等人士,这种水果糖水并不适合他们饮用。
事实 2:杂菌污染
自制“水果酵素”利用的是自然发酵,这个过程跟自酿葡萄酒是类似的,只是用于发酵的水果不限于葡萄。水果在发酵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菌(如霉菌)污染,因此家中生产出的“水果酵素”,就可能只是“水果发霉泡出的水”。你想,这样的酵素产品还能安全吗?更别提什么美容养颜等“保健作用”!
事实 3:亚硝酸盐和甲醇
大家都知道,腌咸菜等食物有很多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已被确认的致癌物质。那么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所谓的自制“水果酵素”,不就等于“腌水果”么!
采用自然发酵的水果酵素,由于菌种不易控制,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由于工艺限制,往往也可能产生更多的甲醇。
结论:能不吃就不要吃“水果酵素”吧,要想发挥水果对健康的积极作用,还不如直接吃水果。
3
发布于 1年前
最新最热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