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吃鸡蛋,你也走入这样的误区吗?

鸡蛋算是自然界中的完美食品。但是不恰当的吃法,也会浪费掉这种食品。我们来看看,吃鸡蛋有哪些误区。
蛋黄越黄营养越好
蛋黄的颜色与各种因素相关。以往,散养的鸡由于吃的菜比较多,摄入很多的胡萝卜素,所以蛋黄颜色偏黄。不过现在的技术手段很容易让蛋黄颜色加深,这不仅与鸡蛋的营养无关,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不必根据蛋黄的颜色来判断其营养价值。
鸡蛋不宜和豆浆一起吃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的说法来。关于两者不能一起吃的原因据说是因为:鸡蛋中蛋白质的消化需要胰蛋白酶,而大豆中恰好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这样豆浆和鸡蛋一起吃,会影响鸡蛋中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
但事实上,大豆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煮沸8分钟就可以被破坏掉90%,剩下的10%活性非常低,根本不会起到阻碍鸡蛋蛋白质吸收的作用。所以,“鸡蛋和豆浆不能一起吃”、或“鸡蛋和牛奶相克”的说法不可信。
生吃鸡蛋更有营养
也许有人知道生吃蔬菜可以更全面地保存维生素C。但是与生吃蔬菜不一样的是,生吃鸡蛋,你可能会浪费掉鸡蛋中的蛋白质,而且还会增加有害菌的摄入。原因是,生鸡蛋中含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它可以阻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长期缺乏生物素,身体会出现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且生鸡蛋还有腥味,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等。生吃鸡蛋害处多多,还是煮熟再吃吧。
感冒时不能吃鸡蛋
上次在门诊,有个阿姨告诉我,感冒的时候不能吃鸡蛋,因为吃鸡蛋也消化不了。对于感冒中的患者来讲,能量消耗较大,如果碰上发烧、出汗,能量消耗要更多一些。所以,适当地补充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助于体力的恢复。但是碰上食欲较差的时候,选择鸡蛋羹、蛋花汤要更好一些。如果做成煎鸡蛋、炸鸡蛋,就不容易消化了。
转载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