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滥用感冒药竟致死,他做了什么?

前段时间,有关“27岁研究生由于滥吃感冒药导致死亡”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再次引起人们对用药安全的重视。是药三分毒,即使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感冒药也不例外。文中27岁研究生在本身有肝功能异常和脂肪肝的情况下,混用且超剂量服用感冒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过量,引发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实在令人痛心。
其实滥用感冒药的现象一直存在,上述的悲剧也并不是第一例。为何如此普通的感冒药能有如此大威力?这要从它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讲起。绝大多部分的感冒药都含此成分,其功效是解热镇痛,为感冒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但同时也是肝肾毒性来源。
成人一次性服用对乙酰氨基酚10~15g(150~250mg/kg)后就会引起肝毒性,20 ~ 25g 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肝肾功能正常的感冒病人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出现肝肾副作用。
考虑到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如果是基础肝肾功能较差,其对乙酰氨基酚的耐受剂量更低,服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剂师。该研究生在本身肝功能欠佳的情况下还超剂量使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后者无疑成为压垮他肝功能的最后一根稻草。
需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不单单只是西药感冒药的“专属”,不少中成药中也“混有”对乙酰氨基酚以增强药效,当然其药物通用名并不会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大名,需要查看成分表甄别筛选。
一旦中成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中西药混吃就存在很大风险,对乙酰氨基酚很有可能超标。除了肝肾毒性,感冒药混吃有可能会造成血小板的凝血功能破坏,引发白血病的危险。
在服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不乱吃,不混吃。专家建议,一般成人摄入对乙酰氨基酚一次不应超过500毫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疗程不应超过3天。几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对乙酰氨基酚总和应当小于500毫克。
此外,有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以及营养不良患者应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感冒药中常含的另一主要有效成分扑热息痛,其过量服用也会造成肝肾毒性,在混用时也须注意。
除了感冒药,其他药物的混用也需要小心。比如藿香正气水不能和头孢合用,后者会抑制藿香正气水在体内产生的乙醛的代谢,引发乙醛积蓄,引发毒性。再比如林可酰胺类药物不能与维生素C混用,否则会使前者失效且毒性增强。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不同药物的合用禁忌。由此可见,药物使用有讲究,必要时需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正确用药才是治病王道。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
指导老师 :陈彦 江苏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