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血饮食谬误

食疗补血,哪些才靠谱?
我们常说的贫血往往指的是缺铁性贫血,通过补铁达到补血的目的。
(1) 蛋、奶对贫血者多补无益--正确√
牛奶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它的含铁量很低并且人体吸收率只有10%。所以光喝牛奶补铁是不科学的。有些家长希望通过用牛奶喂养婴幼儿防止孩子贫血,但是如果不能适时添加辅食,反而会引起孩子缺铁性贫血。
蛋黄虽然含铁量较高,但是蛋黄中的铁在人体的吸收率仅为3%,并且蛋黄中某些蛋白质会抑制身体吸收铁元素,所以蛋黄不是补铁的佳品。
因此,这两种父母常给孩子吃的食品,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可取。
(2)动物肝脏,适合补铁--正确√
动物肝脏是补铁的佳品之一,它不仅含铁量高并且在人体中的吸收率达到30%以上,因此它适合补铁,但一定要注意新鲜、卫生,否则适得其反。
(3) 蔬菜水果对补铁无益处--错误×
许多人不晓得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因此补铁的同时多吃蔬菜水果是有益的。
(4) 忌食肉类反而会引起贫血--正确√
一些人,特别是女性受到部分广告中宣传的多吃肉食会损害健康的误导,单纯地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从而发生了贫血。
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达到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干扰,吸收率很低,只有大约3%。因此,盲目地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均衡地摄取蔬菜与肉类。
(5) 咖啡与茶多饮无妨--错误×
过量饮用咖啡与茶,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一般人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一两杯足矣。
(6) 红糖补血效果好--错误×
民间一直流行红糖水可以补血的说法,女性在月经期以及产妇分娩后,都经常喝红糖水来补血。
然而事实上,红糖水并没有民间传说的“补血”“益气养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等神奇功效,因为红糖并没有补血的有效成分,所以通过红糖补血不科学。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补血保健品不能代替贫血治疗。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贫血的原因。市售的各种补血保健品,大都含有一定量的各种形式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辅助疗效,但因为铁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规补铁疗法,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是基本没有用的。
药物治疗贫血,切勿随便停药改成食疗
很多贫血患者看到症情好转,便停服药物,尝试食疗,这是错误的做法。这会造成贫血情况再次出现或加重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举例,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是服用铁剂直到贫血症稳定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至8周,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才能停药。而其他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需正规治疗一段时间,完全缓解后才能停药。
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