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需要吃打虫药吗?

小时候妈妈每年都会给我一个糖丸,告诉我“吃了这个肚子里的小虫子就都化成水了”。长大了才知道父母那代人经历过“拉出虫子”的事,所以才格外关注“打虫”。时至今日,成长为一名药师,仔细了解一下驱虫药,才知道自己掉入的“坑”也不少!
常见的驱虫药是阿苯达唑,别名“肠虫清”,它适用范围广,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由于它属于OTC药物,即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在药店自行购买,所有成为了优选的驱虫药物。
有些感染者无症状,有些感染者因肛周黏附虫卵而产生局部瘙痒的症状。由于瘙痒患者持续抓挠可导致皮肤炎症并继发细菌性感染。较重的蛲虫感染可引起食欲不振、乏力、失眠等,甚至会导致行为改变。
为了避免家庭内部再次感染,除了对患者进行治疗,还需要对家庭成员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卫生,勤剪指甲、餐前便后洗手,通过这些方式阻断成员间的互相传播。
退回十年前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要,听妈妈的”。可是而今真正了解过寄生虫和药物后,我知道这个要“按需使用”。就像刚才提到的,蛲虫往往存在于污染的环境或饮食中,如果平日比较注意这方面,而且近期也未曾去过寄生虫高发区域生活,基本就不会发生寄生虫感染,不必要每年打虫。
如果怀疑有寄生虫感染,建议以检查结果为准。一般肠道寄生虫,需要化验大便;如果是其他部位的寄生虫还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采集相应部位的标本,用药方面也不是单靠“阿苯达唑”就可以解决的了。
驱虫药不是像慢性病维持治疗似的,每天都吃,驱虫药一次服用即可,这就是一个疗程!如再发生,则另外服用一次。对于阿苯达唑,成人一次两片(0.4g),2岁以上的儿童视感染程度和种类调节剂量。
特别注意:孕妇、备孕期和哺乳期女性、2岁以下孩童禁用。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将药片碾碎服用。
阿苯达唑不宜与西米替丁、吡喹酮、地塞米松、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类合用。
如果您伴有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急性传染病、癫痫,不宜使用驱虫药阿苯达唑。
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诸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头晕等不适,可不必介意,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一旦出现严重头痛、视觉问题、癫痫发作则需要立即就医
图片来源:正版图库123rf.com
声明:本文系约健康首发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