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学急救,孩子更安全】——止血、包扎怎么做?


出血本身对人体的损伤很大,大出血是可以直接造成孩子休克死亡的原因。孩子的全身血量有限,按体重7%~8%来算,20公斤的孩子,全身血量即1400~1600毫升。
跟成年人相比,同样出血200毫升的血,成年人没问题,孩子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学会止血的方法非常重要。

遭遇这种意外妈妈第一时间怎么办?
迅速止血!
1. 直接压迫止血。没有压不住的出血。止血的方法就是立即用敷料或者干净的毛巾直接压住伤口。如果一块敷料或者毛巾压不住,可再加一块用力压,直至不出血。

2. 间接压迫止血。对于异物扎入身体的情况,可以将纱布卷或者毛巾卷成卷围在异物周围固定,然后再用另外的纱布卷进行固定。
注意,不要直接压迫异物。

3. 尽快打急救电话。
4. 等候急救车时安慰孩子,放松心情。

此时妈妈不应该做什么?
1. 盲目拔出异物,造成大出血难以止血。
2. 随意搬动受伤部位,导致肌肉抽动异物多次损伤周边组织。
3. 冲洗伤口。无论用什么液体冲洗伤口,伤口周围都会肿胀,医生缝合时,缝线会豁开,无法缝合。
4. 在伤口上放止血剂。因为需要缝合,医生会把伤口中的异物清理干净,即所谓的清创,这个清理的过程亦是损伤的过程。
马奶奶叮嘱
异物插入不要拔,两个布卷挤住它
再用绷带来缠绕,间接止血好方法
包扎
擦伤一般不需要包扎,局部用碘伏擦拭进行消毒,晾干即可。
稍微严重的擦伤可以用碘伏消毒后,贴上创可贴。
稍严重的创伤,特别是需要缝合的伤口,请立即包扎止血,禁止冲洗伤口,更不可在伤口上散任何药物,以免增加处理难度。
包扎可以达到止血和保护伤口的目的。
1. 用敷料盖住伤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
2. 利用身边干净的毛巾当成敷料盖在伤口上,用丝巾或布条进行包扎。

3.包扎完毕后,检查包扎的松紧度,太松止不住血,太紧造成远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影响修复。
绷带包扎方法的具体要求
绷带卷要由远至近、由里至外地缠绕。绷带卷在肢体上滚动(力度均匀一致)。
包扎完毕后,将多余的绷带卷固定在肢体的外侧(下肢小脚趾侧、上肢大拇指侧)。
如何检验包扎有效,力度合适?
以包扎部位无活动性出血,末梢血液循环良好为准。
具体方法是:按住被包扎的部位暴露出来的任何一个指甲盖,数2秒钟,即1001、1002(4个字正好1秒钟),然后放开,观察2秒钟,看血液回流速度快不快,如果快说明血液循环良好,如果慢,说明血液循环不好,包扎过紧,应立即调整包扎的松紧度,以免肢体远端缺血而导致坏死。
或者询问孩子伤及的手指或者脚趾凉不凉、麻不麻、血管跳不跳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良好。
文/马桂林 图/张恒君
本文系约健康平台首发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约健康平台立场无关,欢迎读者共同探讨。